一名37岁的经产妇,数周来一直有背部疼痛和左侧腹股沟疼痛。
这名37岁的经产妇女出现了几周的背痛和左侧腹股沟痛。为排除左侧肾绞痛而进行了腹部CT检查。CT显示两侧骶髂关节髂骨面的对称性硬化,并且硬化延伸到左侧骶髂关节的骶骨面。随后拍摄的骨盆正位(AP)片在平片上也显示了这些发现。血液检查,包括炎症指标、骨代谢指标、甲状腺功能和HLA-B27均正常。对骶髂关节的临床检查同样正常,认为症状与机械性背痛有关。症状在使用镇痛药后得到改善。
骶髂关节致密性髂骨炎(Osteitis condensans ilii)是一种良性病变,主要见于年轻的经产妇,影响约2%的人群,被认为与妊娠所导致的应激反应有关,但也可见于男性和未生育过的女性。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对压力作出的良性骨重塑。放射学表现特点是在骶髂关节的髂骨侧出现致密的三角形硬化区,而关节间隙和关节面并不受累。骶髂关节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血检通常正常,该疾病也与HLA-B27抗原无关。 在检测早期骶髂关节炎方面,CT比普通X线片更具优势,若临床检查无法帮助鉴别,则CT能将早期骶髂关节炎与骶髂关节致密性髂骨炎区分开来。定量显像(quantitative scintigraphy)在这一点上并无特异性。先前有作者指出,在普通X线片上,有时看起来像是骶骨一侧的硬化,其实不过是髂骨耳状面本身的硬化。然而,CT后来的研究证实,骶骨硬化确实会存在,且通常厚度超过3毫米。 关于骶髂关节致密性髂骨炎是否会导致此类症状(如背痛)尚有争议。许多人认为,这种病变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有症状的部分患者可通过物理治疗和/或镇痛药物来缓解。总体而言,预后良好。我们这位患者的症状在使用镇痛药后好转,但这些症状究竟是由骶髂关节致密性髂骨炎引起还是另有原因,仍存在争论。在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后,这一影像学所见几乎没有其他鉴别诊断。
髂骨致密性骨炎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在骨盆正位 X 光片和骶髂关节 CT 图像中可见:
类似骶髂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通常伴随关节面侵蚀、不规则硬化或关节间隙改变,且常具备相应的实验室异常(如 HLA-B27 阳性、炎性指标升高)。本例暂未见明显关节面受累或侵蚀,临床及化验结果亦无提示。
局部骨质增密可见于骨岛或骨硬化相关疾病,但通常位置及形态与本例略有差异。本病变位置集中在髂骨侧骶髂关节缘附近,更符合特征性三角形硬化。
多发于经产妇,可能与骨盆区反复应力及激素改变有关。若关节间隙及周边软组织无异常,一般提示良性反应性硬化。
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经产史、临床症状(腰背痛和左侧腹股沟痛)、影像上呈现的局限性髂骨硬化三角以及正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最可能的诊断为:
鉴于本病多属良性过程,且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1) 适度休息与避免过度负重,配合口服或外用镇痛、消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
2) 必要时可进行物理治疗(热敷、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等)。
初期以缓解局部疼痛与强化核心肌群为主,渐进式增加下列运动:
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每次保持10~20秒,根据耐受度逐渐延长并增加组数。
避免突然或剧烈的扭腰动作,循序渐进地进行柔韧性训练。
如小范围的臀桥抬腿、侧卧抬腿等,可根据疼痛耐受度逐步增加阻力或次数。
建议按 FITT-VP 原则(频度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方式Type、进展Progression、体积Volume)进行个体化安排:
对于症状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与骨科或疼痛科医师商讨是否需要介入治疗。但本病绝大多数病例无需手术处理。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为参考性分析,不可替代临床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若有进一步疑问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髂骨致密性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