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囊内骨折通常可在普通X线片中清晰显示,对于年轻患者可通过闭合复位及内固定进行治疗。漏诊会带来严重后果。如果对诊断存有疑虑,应考虑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我们报告了一个有趣的病例来强调这一点。
一名58岁的男士因左髋部疼痛前往全科医生处就诊。他患有饮食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疼痛主要位于腹股沟深处,始于三周前一次自行车摔伤后。最初的放射学检查报告显示中度退变性改变(图1),随后他开始服用止痛药。六周后,他的疼痛加重。再次拍片显示股骨头早期塌陷并伴关节间隙消失(图2),于是他被紧急转诊给骨科医生。就在预约之前,他的疼痛加剧到无法负重。由于只能依靠借来的助行器艰难行走三天,他最终来到急诊科。体格检查时,他的髋关节活动范围出人意料地较好,仅在活动范围极限时感到疼痛。放射学检查显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已发生移位(图3)。他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的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无血管性坏死。
股骨头无血管性坏死可在股骨颈骨折后发生。它在经典上与关节囊内骨折相关,这是由于撕裂了滋养血管所致。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被更大范围地破坏,因此在移位骨折中更常见。据报道,未移位骨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 11% [1, 2],且随着移位程度增加而升高。在某些情况下,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股骨颈骨折之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股骨头坏死病例为特发性 [3]。 文献报道建议对临床上疑似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对于最合适的检查方式,仍存在不同看法。建议的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 (MRI)、计算机断层扫描 (CT)、锝骨扫描以及超声检查。大多数研究倾向于使用 MRI,因为即使对老年患者也具有良好耐受性,并且不涉及电离辐射。MRI 能够对隐匿性骨折进行早期诊断,从而通过加快明确治疗缩短住院时间 [4, 5]。虽然 Rizzo PF 等人报道 MRI 诊断隐匿性髋部骨折的准确性与骨扫描相当 [5],但 Schultz E 等人则认为在诊断困难的情况下,MRI 是唯一可靠的检测手段 [6]。 CT 扫描与 MRI 具有类似的优点,只是它使用了电离辐射;然而,使用较早期的扫描技术时,细微的未移位或嵌插骨折可能会被遗漏。一些其他研究也支持骨扫描。Holder L. E. 等人的一项研究显示,同位素骨扫描在检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方面具有很高的总体敏感度(93%)和特异度(95%)[7]。然而,也有人担忧如果过早在外伤后进行骨扫描,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虽然 Holder 等人建议患者可在就诊时立即接受检查,Matin P 则持不同观点 [8]。根据他的研究,骨扫描呈阳性的最短时间与年龄有关;在外伤后 24 小时内,80% 的骨折会呈现异常,72 小时内可以达到 95%。这种诊断延误可能对患者的治疗和发病率产生重大影响。在软组织创伤、关节退行性病变、肿瘤或感染的情况下,骨扫描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9]。超声检查具有快速、经济、无创等优点,但其依赖于高水平操作技术来识别皮质断裂和关节积液。 本例中,患者并无明显的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且既往无髋部问题史。导致该病例最可能的原因似乎是漏诊的关节囊内股骨颈骨折。 结论:股骨颈骨折可能在普通放射学检查中被漏诊,尤其在年轻患者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可疑的髋部疼痛病例,必须进行进一步检查;MRI 或骨扫描是最合适的诊断手段。
股骨颈囊内骨折
目前未提供任何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从所提供的骨盆正位 X 线片观察,双侧髋关节结构大体对称。右侧股骨颈区可见轻度皮质线条不连续或局部密度轻度异常的可能征象,边缘不够清晰,提示可能存在轻微或隐匿性骨折线。关节间隙尚可,未见明显塌陷或大段移位。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征象,但单纯平片对早期或轻微的股骨颈骨折可能存在漏诊风险。
结合患者 58 岁、男性,无明显其他髋部既往疾病史,且 X 线仅见可疑股骨颈区轻度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隐匿性股骨颈骨折”(需警惕股骨头坏死的风险)。由于平片诊断存在局限性,若临床症状与检查(如叩击痛、活动疼痛)提示髋部骨折可能,建议进一步行 MRI 或骨扫描以明确诊断。
1. 治疗策略:
2. 康复与运动处方(FITT-VP 原则):
3. 其他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提供的病史和影像信息进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对面线下诊断及专业医生的治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建议及时咨询骨科专科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以获取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股骨颈囊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