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岁儿童就诊,诉右踝关节周围无痛性肿胀已持续 6 个月。
一名14岁的儿童有右踝周围无痛性肿胀持续6个月的病史。
Trevor氏病也称为半肢性骨骺发育不良(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良性骨发育障碍,发生于儿童的骨骺,特点是由于局部软骨过度增生导致肢体不对称畸形。男性与女性的发病比例为3:1,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1例。目前尚无种族易感性的证据,其病因尚不明确,且不具有遗传性。DEH的自然病程表现为病灶在骨骼成熟之前持续增大,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疼痛和退行性骨关节炎。 该疾病最常见于下肢,尤其是膝关节周围、距骨,以及距舟关节和第一楔骨关节。多数患者表现为关节一侧的无痛性肿胀或包块、活动受限,偶尔会出现关节反复卡住。肉眼观察时,骨增生与骨赘相似;显微镜下可见在突出骨上有界限清晰的软骨帽,与其下方的正常骨相连续,与骨软骨瘤并无明显区别。 平片检查可见病变部位早期出现局灶性钙化,后期出现不规则的骨性增大,并与受累骨骺融合。CT扫描有助于确定解剖关系。MRI可更详细地显示未骨化的软骨肿块及关节软骨状况,并帮助区分异常骨骺生长和主体骨骺。关节造影可明确关节间隙畸形及软骨肿块范围,但是一种侵入性检查。 医疗处理主要是支持性关节护理和短期使用支具,但若病变导致畸形、疼痛或影响功能,多需要手术矫正。鉴别诊断包括软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和软骨瘤。
特雷弗氏病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右踝部X线影像,可见踝关节内侧(距骨或邻近跗骨)区域存在局部不规则的骨性增生,外形类似外生骨疣(exostosis)。病变呈较为明显的局灶性骨质突起,伴有相对清晰的界限,局部可见钙化影,且与邻近正常骨质相连。整体来看,增生部位与骨骺(或关节面)相连续,可能伴有软骨帽结构。
未见明确的骨折线或明显损毁迹象。软组织肿胀相对轻微,局部表现为突出性肿物影像。无明显骨小梁结构破坏征象。
结合患者14岁、男,踝关节非疼痛性肿物漂浮史6月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下诊断值得考虑:
综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无痛性肿胀)、病变部位(关节偏侧性骨骺增生)、影像学表现(与关节面相连、软骨帽样改变),最符合的诊断为Trevor病(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若需进一步确诊,可考虑MRI精细观察软骨帽及与正常骨骺的分界,或在必要时行病理活检以排除其他少见病变。
对于Trevor病,治疗重点在于纠正或减轻因为骨骺异常增生带来的功能障碍,缓解疼痛和防止继发性关节病变。具体可考虑:
在治疗后或保守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度、肌力和功能。遵循FITT-VP原则:
在康复训练中需密切监控关节反应,如出现明显疼痛、剧烈不适或局部肿大,应暂停并咨询专业骨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
本报告仅基于现有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若有进一步疑问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行专业评估与治疗。
特雷弗氏病